logo for web4.png
  • Home

  • Our Team

    • About Cactus
    • Parenting Philosophy 育兒理念
    • Media Interview 媒體訪問
  • Service

    • Service 服務範圍
    • Ask Cactus 仙人掌信箱
  • Products

  • Learn About Dogs

    • Before Everything 養狗之前
    • Parenting Concept 育兒心法
    • Emotion & Communication 情緒與溝通
    • Learning & Behaviour 學習與行為
    • Household Life 居家生活
    • Out & About 戶外活動
    • Rescue & Adopt 遺棄與領養
    • Video Sharing 影片分享
  • Library

  • More

    Use tab to navigate through the menu items.
    0
    • All Posts
    • Learning & Behaviour 學習與行為
    • Rescue & Adoption 犬隻遺棄與領養
    • Emotion & Communication 情緒與溝通
    • Household Life 居家生活
    • Parenting Concept 育兒心法
    • Out & About 戶外活動
    如廁訓練的6 個原則
    認證專業訓犬師 CPDT-KA - Cactus

    如廁訓練的6 個原則

    幾乎每個領養者問我的第一個問題,都是怎樣教狗狗上廁所。這也很正常,沒人會希望狗狗在家中四處便溺的。無論你領養的是幼犬、成犬、老犬、哪個品種或來自甚麼背景,只要把握好以下幾項原則,其實如廁訓練並不如大眾想像般困難。 排除健康問題 有些健康狀況或藥物或會導致狗狗尿頻,較難控制便意,所以最好先找獸醫身體檢查,作小便測試,訓練時便可把健康問題納入考慮。 決定廁所地點 有些狗家長很貪心,平時想狗狗忍到出街才去,但打風下雨時卻希望牠可在家中方便,這樣只會令狗狗無所適從。健康的成犬當然最好訓練到街上如廁,保持家中氣味清新之餘,也可順道多散步運動;但如領養的是未打齊針出街的幼犬、不宜走動太多的老犬、或仍未習慣逛街的驚青狗,則建議先設置室內廁所,慢慢過渡。室內廁所可選擇在露台,或地下舖磚,不太嘈雜又不太難找的角落。 培養規律 抓準時機 狗狗的生理時鐘一般很有規律,準時進食便自然準時排便,所以必須為狗狗培養固定的作息與進食時間表。通常狗狗熟睡的話,晚上可以忍6-8 小時 (幼犬則較短),而日間清醒狀態則每3-4 小時需要去一次。每天紀錄狗狗大小號的時間,有助掌握牠
    如何增強狗狗的安全感
    認證專業訓犬師 CPDT-KA - Cactus

    如何增強狗狗的安全感

    狗狗面對恐懼通常有兩極反應 ,不是逃跑,便是搏鬥 (Flight or fight),根本就無法冷靜下來,還談甚麼學習?所以必須先讓牠們感到安全,生命不受威脅,才可以進行之後的階段。然而,每隻狗皆獨一無二,害怕的東西也不同,所以不能一個方法用到老。例如有些狗狗只怕環境不怕人,以手餵食可以是個讓人狗迅速增進感情的方法,但如果狗狗本來就怕人,一方面很害怕眼前這個人,卻偏要靠近他才能食飯果腹,這矛盾也是足夠驚嚇的,豈不就是我們曾經談過的Flooding? 所以「讓牠感到安全」說起來容易,實際做起來卻需要狗家長的細心觀察與靈活應對,我以下分享幾項常見的方法,希望能啟發狗家長,再按實際情況自行變化︰ 如狗狗怕人,給牠一個可安心休息、不受打擾的安全區。 安全區應設置於家中比較寧靜、少人出入的角落。 盡量不理睬狗狗,牠們一般會在無人時分出來探索四周。 如狗狗害怕眼神,盡量避免直視。 如狗狗不習慣身體接觸,盡量避免主動碰觸牠身體,讓狗狗採取主動。 如狗狗怕人,放下食物後便行開,給牠空間進食。 如狗狗不怕人,可以手餵食。 如狗狗害怕外出或害怕被繫上拖繩,可在安全
    強逼狗狗面對恐懼  易招反效果
    認證專業訓犬師 CPDT-KA - Cactus

    強逼狗狗面對恐懼 易招反效果

    「我隻狗好驚出街,帶佢去最嘈的地方,日日人多車多,驚驚吓就會慣!」「旺財唔識同其他狗相處,次次唔係避開就係吠,所以我逼佢要去狗公園,等其他狗教訓佢。」「小黑好怕沖涼,最驚花灑同風筒,所以我次次都夾實佢,無得走佢就局住要坐定定。」…… 這些情景都似曾相識吧,不少狗主以為這樣可幫助狗狗克服恐懼的心理障礙。然而,很多動物行為學家與犬隻訓練師都不鼓勵這種做法,因為結果難測,而且隨時帶來反效果。 恐懼引致情緒崩潰 這種方法其實取自於人類心理學中的「洪水療法」(Flooding),又稱「暴露療法」。原理就是將狗狗困在限制空間,把牠害怕的東西一下子以最強烈、最恐怖的程度呈現出來,不容喘息,不准逃跑,直至狗狗不再出現原先慣性的害怕反應。其實我們只要代入以下情景,便會明白狗狗被恐懼以洪水般的力度衝擊會有甚麼感受︰ 假設你很害怕曱甴,但要被困在一間上至天花、牆壁,下至地板都佈滿曱甴的密室。 假設你最怕公開演講,但被迫要在講臺上對著數百人完成演說,甚至還有電視直播。 假設你自小畏高或怕水,但被強行拉到吊橋中央或拋到泳池裡,而且不得離開。 你大概會緊張得尖叫、手心冒汗
    狗公園使用守則
    認證專業訓犬師 CPDT-KA - Cactus

    狗公園使用守則

    別假定所有狗狗都喜歡到狗公園,仔細觀察的話,你會發現其實很多狗都覺得這種社交場所太喧鬧紛擾,並不享受,四處遊山玩水可能是更適合你家毛孩的選擇,也有些狗狗天生愛跑愛玩,狗公園確實可以提供一個安全的場所,讓牠們不受牽繩限制,無拘無束的奔跑玩樂。不過,要讓毛孩玩得暢快而安全,狗家長必須留意以下幾點。 學懂觀察何謂愉快玩耍 平時我已常常強調每個狗家長都該學習閱讀犬隻身體語言,而如果你打算帶狗狗到公園玩耍,這就更為重要。學會讀狗,才能判斷毛孩的情緒,究竟是愉快想繼續玩耍,還是不安恐懼希望盡快離開。很多狗狗喜愛追逐扭打,有時甚至會吠一兩聲助興,看起來像在打架,但卻不一定帶有惡意,狗家長懂得分辨玩耍與打架的話,便不會過分緊張而硬要分開玩得興起的毛孩,而一旦留意到任何欺凌、激動、繃緊的信號,也可以在牠們受驚或玩出火之前適當地干預。 慎選狗伴 讓社交變樂事 狗公園(特別是繁忙時間)本來就不是個用來學習社交的地方,只適合早已作基礎訓練、社交技巧良好、友善鎮定的狗狗。如果幼犬從未有交朋友的經驗,又或者毛孩早已有社交障礙,容易緊張激動,那麼強行把牠帶進公園被一堆陌生狗圍
    抓準時機  決定訓練表現優劣
    認證專業訓犬師 CPDT-KA - Cactus

    抓準時機 決定訓練表現優劣

    動物訓練其中一個成功關鍵是訓練員掌握時機的能力,如何以清晰的訊號告訴牠們「你這個動作做得真好!」 ,就像相機快門咔嚓一聲般捕捉精彩瞬間。時間抓得越準繩,動物便越容易明白你的要求,學會哪個動作做對,以後可以多做;哪個動作不夠好要繼續努力。即使只是半秒的差別,已足以影響整體表現。例如,很多狗狗一開始學Sit 時知道要坐下來,但久而久之,卻總在坐下時一併「畀手」。原因正是因為訓練時沒有掌握好讚賞的時間,狗狗明明屁股已坐在地上了,媽媽爸爸卻遲遲沒有說 Good,牠以為自己沒做對便甚麼動作也亂試一通,碰巧在「畀手」時狗家長覺得很可愛讚牠乖 ,還給了零食獎勵,如是者重複幾次狗狗便以為Sit 等如「坐下+ 畀手」這套動作了。 這些小把戲固然無傷大雅,但犬隻訓練從來都不限於教導指令,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裡如何給予狗狗清晰的指引,因為很多所謂的不良習慣,根源往往來自於狗家長在錯的時機給予了錯的反應。例如,狗狗在家人用餐時踴躍地撲跳乞食,企圖分一杯羹,狗家長本來以為給牠一小啖便可以打發掉,卻無意間教導了狗狗「撲跳可以成功得到食物」這道理,以後當然照做無誤了。又例如,
    6 招改善犬隻訓練成效
    認證專業訓犬師 CPDT-KA - Cactus

    6 招改善犬隻訓練成效

    在救狗之家的「老友狗狗訓練班」任教多年,發現現在的狗家長都很精靈,有些早在上課前已訓練狗狗作些簡單指令,但有些小技巧卻是普遍家長所忽略的,所以今次提出6 個小貼士,希望各位的訓練成效能小改變,大改善。 1. 指令只說一次 很多狗家長不自覺會重覆指令,以為叫多幾次、叫大聲點,狗狗便會跟著做。這樣做不單成效欠佳,還隨時令狗狗對指令變得麻木。口頭指令只宜講一次,給牠2-3秒時間思考,不行的話便以手勢提示。再不成功便示意取消,代表牠失去了嬴取獎賞的機會,然後重新再來。要是連續2-3 遍也不成功,狗家長最好審視一下週遭環境是否令狗狗緊張,又或退回較簡易的程度再加強練習。 2. 零食是獎勵,不是賄賂 家長常說狗狗要有零食才肯服從,其實有時依賴零食反而是主人自己。某些新動作剛練習時的確可用食物作輔助 (例如手持食物往狗狗頭上推,引導牠坐下),但之後便應逐步以口頭指令或手勢取代,避免再拿著零食揮舞引誘了。獎勵應該是狗狗做對了才出現,而非事前作賄賂,亦應多利用其他狗狗喜愛的事物融入訓練,如坐好才拋波、上胸帶、出門等。 3. 先確認,後獎勵 訓練的次序應該是︰發出指
    狗狗可以上床、上梳化嗎?
    認證專業訓犬師 CPDT-KA - Cactus

    狗狗可以上床、上梳化嗎?

    「究竟我可唔可以俾狗仔上梳化,或上床一齊瞓?聽人講,咁樣會令隻狗以為自己係大佬,以後唔聽我話?」很多狗主都有這樣的苦惱,這句「聽人講」造成了一項最常見的養狗謬誤。這種說法源於多年前的「狼群理論」,認為狗承襲了狼的階級觀念,常會伺機「上位」做話事人。但其實早已有大批動物行為學家進行研究,推翻這套理論。狗的確由狼而來,但經歷這麼多年的馴養與配種繁殖,兩者不論生理與行為早已相當不同。於野外生活的狗是食腐動物,通常獨立或以小組行事(僧多粥少呀!),間或會因爭奪資源而打交,卻甚少像狼般主動獵食,因此沒有嚴謹的群體組織;狗與狗之間的關係通常也是浮動的,有些狗平常可能蝦蝦霸霸,但在其他場合卻成了驚青忍讓的下把。牠們的階級觀念根本不深,所以別再以「做大佬」的心態去解釋所有犬隻行為了,上梳化與床的原因很簡單,就是因為溫暖舒服,又可以親近心愛的家人呀! 容許狗狗上床上梳化與否,全是個人的喜好選擇,沒有對錯。有人喜歡摸著狗狗看電視或擁著愛犬入睡,因此願意犠牲少許整潔,不介意傢俱沾有狗毛與氣味;有些人則寧願自己坐在地上陪狗狗,保留梳化與床的私人空間。以我自己為例,家中狗
    安慰受驚狗狗  不會助長恐懼
    認證專業訓犬師 CPDT-KA - Cactus

    安慰受驚狗狗 不會助長恐懼

    常有狗主這樣問:「每次XX,我的狗狗都很驚,會走過來望着我,我是否不應該在這時候摸牠、安慰牠呢?」XX,可以是行雷、坐車、出街、看到其他人或狗不等,每隻狗恐懼的東西都不同。有人說狗狗害怕時,主人不應該作出任何安慰,因為這樣做會獎勵了狗狗的恐懼,反而令牠下次更驚。先別說要拒絕一隻受驚而主動求助的狗狗是否人道,「安慰會加劇恐懼」這說法本身就沒有科學根據。 首先我們得明白,大腦意識到某事物的出現會帶來危險,因而發出信號,讓動物感到恐懼,作用是要動物懂得避過危險。次序必然是先有危險,後有恐懼。無論狗狗有多愛我們的撫摸,也不會反過來,為了得到撫摸而變得更害怕。其實道理不難理解,很多人看到曱甴時的本能反應就是害怕,會尖叫、跳起、閃開以避過「危險」,又或走到朋友身旁,期望找到幫助。如果朋友肯安慰你幾句,拍拍背支持,甚至出手替你驅趕曱甴,你會心存感激,情緒也較快回復冷靜。下次見到曱甴時,你大概也會一如以往的本能地感到害怕,但會因為上次朋友的安慰而變得更驚嗎?不會。然而,假如此時朋友為了不想加劇你的恐懼,而選擇冷漠地走開,拒絕給予任何安慰或幫助,你會怎樣想呢?想必
    愛玩的毛孩
    認證專業訓犬師 CPDT-KA - Cactus

    愛玩的毛孩

    狗狗天生貪玩且好奇心重,玩具既可解悶,還能滿足牠們咀嚼的需要與刺激心智,所以很多狗狗都愛玩玩具,而牠們玩耍的風格也有很大分別。有的不太懂玩,對著玩具發呆,要人不斷揮動、扮聲才感興趣;有的非常斯文,給牠一個毛公仔就只會輕輕舔,小心呵護;有的很暴力,只想盡快把玩具掏空粉碎;有的最喜歡和主人扯大纜,有的天生懂得追與拾回,有的拾了玩具後卻只會據為己有,藏在一角慢慢享受。 玩具種類形形色色,牠們同樣各有所好︰波、繩結、塞滿食物的玩具、毛公仔、會必必響的怪叫玩具、安全氈,你家狗狗又偏好哪種呢?若狗狗初抵家門,狗家長還未揣摩到牠心意,不妨每款玩具各買一個回家,先選最大路經濟的(但必須安全),慢慢了解牠喜惡後才投資買更多。把牠沒興趣的玩具捐給慈善機構吧,無家毛孩也很想玩呢!狗家長也可發揮創意,重用資源自製玩具,例如把不要的衫褲或毛巾,打結編成咬繩;在乾淨的水樽內放入零食,扭開樽蓋,讓狗狗思考如何把零食弄出來等。但安全始終是大前題,玩具最好不含小部件,任何新玩具最好先監督狗狗玩幾次,確保牠懂得玩,不會造成哽塞或割傷,才好讓牠自個兒在家中玩耍解悶。 莫家瑩 Cact
    令人又愛又恨的撲人問題
    認證專業訓犬師 CPDT-KA - Cactus

    令人又愛又恨的撲人問題

    狗狗撲人成為問題,通常是針對中至大型的成犬。其實很多細狗或幼犬也是這樣撲呀,但人們總認為很可愛,不單沒有阻止,甚至還很享受、以一輪撫摸耳語回應狗狗熱情的撲人舉動。但當牠長大了,撲上來時會壓痛我們、勾爛衣服或撲到長者與小孩時,同樣的動作便突然成為了問題。有人誤以為狗狗是想要支配主人,其實撲跳、舔人、用腳爪按壓統統只是友善的討好動作,牠在熱情興奮的跟你說嗨!然而過度撲跳確實會對狗狗的腰與關節造成壓力,而且也不是每個訪客與途人都喜歡這種「禮遇」,因此我們一般也不鼓勵狗狗撲人。 很多狗主嘗試以下述招數對付以撲人來打招呼的狗狗︰指著牠大喊、用水壺朝牠臉上噴水、用膝蓋頂牠胸部、雙手推開牠、扯住牠的頸圈往下拉等。但你會發現愈是對著狗狗指罵推撞,牠反而撲得愈厲害。因為單純的狗狗會認為這是主人跟牠說話嬉戲的方式,總比不瞅不睬好,無形中反而加強了撲跳的行為。其實狗狗一心想打招呼,為甚麼要遭受這樣的懲罰呢?這種方法不見效也是因為它單單指出了狗狗哪裡做錯,卻沒有教導牠甚麼才是對。何不直接教導牠坐下或趴下來跟人打招呼? 狗狗是很單純直接的「機會主義者」,如果牠做出某個行為
    騎乘行為 (Mounting)
    認證專業訓犬師 CPDT-KA - Cactus

    騎乘行為 (Mounting)

    「騎乘行為通常與性無關、與性無關、與性無關!」很多人誤會,所以要說三次。很多人一看到狗狗這樣做便會認定牠是「咸濕仔」,又尷尬又氣憤地上前制止。除非是兩隻未絕育身處發情期的公狗母狗,否則騎乘動作大多與交配無關,只是狗狗感到緊張、興奮、激動,意圖釋放壓力或爭取注意的表現,不論母狗、公狗、已絕育或根本未發育成熟的幼犬也可能騎在其他狗、人、玩具、枕頭或任何物件之上。 最常見狗在玩耍時騎在另一隻狗的身上,有說是為了宣示地位,但更多其實純為嬉戲競技,吸引注意,有種「喂!你同我玩丫!」的意味。被騎一方不會感到被「侵犯」,但如果牠根本不想玩或對方太過火,則有可能變成打架,狗主如看到氣氛變僵最好暫停雙方互動。部份初回家的狗狗也會因壓力而出現騎乘行為,但一般安頓下來後便會逐漸減少。狗主覺得最尷尬的可能是狗狗騎在自己或客人身上,此時最好平靜的站起轉身讓牠順勢四腳落地,再帶牠到一旁冷靜;更重要的還是評估甚麼導致狗狗變得激動,嘗試以其他渠道如運動、遊戲、訓練等,幫助狗狗排解情緒。 莫家瑩 Cactus Mok 認證專業訓犬師 CPDT-KA® HKDR 救狗之家教育及犬隻
    把口罩納入日常訓練
    認證專業訓犬師 CPDT-KA - Cactus

    把口罩納入日常訓練

    一般人對口罩存有不良觀感,以為只適用於惡犬,部份飼主礙於尷尬或認為狗狗戴口罩很可憐而不願意使用,很多狗主則認為愛犬很友善並無需要。其實每隻狗都總有用到口罩的時候,例如乘搭渡輪、出入某些大廈,或因身體劇痛而咬人等;如果等到需要時才強行套在狗狗嘴部,只會令牠緊張反感,下次要戴只會更難,因此建議每位狗主都該把口罩納入日常訓練。 口罩只是保障人狗安全的工具,不應以有色眼鏡看待。若狗狗外出時容易不安激動或早有咬人咬狗的紀錄,配戴口罩能避免意外發生,保障他人安全,是負責任的表現。很多狗主也因此感到較安心,變得更樂意與狗狗外出與練習行為糾正,雙方生活質素得以提昇。如狗狗不喜歡被陌生人碰觸身體,也該以口罩保護醫護人員與美容師,讓他們可安全而仔細的完成身體檢查與美容程序,減少使用麻醉,最終得益的還是狗狗。 建議使用嘴套式的籃狀口罩,而非魔術貼式的布口罩,確保狗狗能正常呼吸散熱,並需定時除下口罩讓牠喝水。重點是配合牠喜歡的事物在事前進行充足訓練,例如在口罩裡加點食物,鼓勵狗狗自行伸進口罩內,然後逐步加長時間。只要訓練得宜,狗狗並不會感到壓力,反而樂在其中呢! 莫家瑩
    ​訂閱 Cacuts N Dogs,學毛止境! 
    ​Subscribe Our Mailing List for Updates.

    Thanks for submitting!

    logo for web3.png

    Public / Media : training@cactusndogs.com

    HKDR Adopters : education@hongkongdogrescue.com

    Thanks for submitting!

    • Facebook的 - 黑圈
    • Instagram的 - 黑圈

    Copyright © 2022 He She They Wellness Co.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本網站為他和她和牠有限公司版權所有,若要轉載本網站內容,必須註明出處及連結。